高温热浪频发:常态化的极端高温或将改变组件选型方向

过去与当下,地球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极端高温考验,全球气候异常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空间恶化,也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手段的破坏。新能源光伏也经受着高温环境挑战,这是一场科技产物与自然力量的正面对抗。

 

极端高温常态化 光伏组件备受“煎熬”

7月初,世界气象组织发报告称,地球刚度过有记录以来同期最热6月,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厄尔尼诺现象时隔七年再次形成条件(主要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温度异常变暖)。海洋长期积蓄大量热能,通过洋流分散输送至全球,如果这个“气候调节器”失去控制,将彻底改变地球气候模式,进而导致物种灭绝等灾难性后果,重视气候问题刻不容缓。

 

自进入工业文明第三阶段以来,全球正通过各种手段改善气候问题,由新能源技术主导的能源革命是抑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2019年开始,全球主要经济体基本公布碳中和目标期限,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应用爆发式增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光伏发电新增7842万kW,占新增电源总装机的56%。截至6月底,累计装机约4.7亿kW,仅次于煤电。增长形势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由原先的280GW-330GW上调至305GW-350GW,光伏组件正在加速渗透全球绿色生活。

 

但是在目前全球变暖趋势下,夏季极端高温的频发易使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超出预期,会降低输出功率和长期使用寿命,也容易加剧热斑温升导致组件烧毁。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在近期声明中发出最新预警,2023年到2027年中至少某一年,全球升温水平可能将首次突破《巴黎协定》设立的升温阈值,未来5年世界将经历创纪录的高温。随着“热力十足”的高温天常态化,选择更能适应高温环境的组件或将成为新风向。  

 

PID性能优化 高温下衰减可控

持续的高温会大幅增加蒸发量,往往伴随着间歇性高湿,这都将放大PID效应,造成组件失效。PID效应又称潜在电势诱导衰减,是电池组件的封装材料和其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材料,电池片与其接地金属边框之间的高电压作用下出现离子迁移,造成组件性能衰减的现象。

晋能科技产品针对PID痛点问题进行优化,在电池制备阶段即采用当前优质硅片,公司同时发挥技术优势严格控制制作工艺,在封装阶段则采用了性能更优越的封装材料,多重手段有效遏制PID现象。目前该优化技术已通过第三方测试机构3倍PID标准测试,即使在当前高温易引发PID效应的环境下也能从容应对,全生命周期内线性衰减率极低,进一步保障高温下的电站收益。

 

抗热斑保安全 高温环境放心装机

除收益外,光伏在高温下的安全性是另一大核心。高温环境会强化热斑影响,加剧局部温度过高,导致局部过热降低输出功率,可能产生组件烧毁等更严重的后果。热斑效应指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发电状态的光伏组件串联支路中被遮挡或有缺陷的区域被当做负载,消耗其他区域所产生的能量,造成异常发热。

 

提升产品良率是预防组件出现热斑效应的有效手段之一。晋能科技持续优化内部生产流程,升级数字化全自动生产,产品良率大幅提升,减少后期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高温天应用更加放心。  

 

N型产品针对高温天的优势特性

光伏组件有自己针对高温环境的参数指标,即“温度系数”——指组件输出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化的程度,发电收益与输出功率呈正相关,因此越低的温度系数代表在同样高温环境中拥有更优异的发电表现。

 

N型产品拥有低温度系数天然优势,在25°C标准工作温度下,随着温度上升,N型TOPCon与HJT电池片开路电压更加稳定,因高温造成的功率衰减更低。在同样的高温环境下,N型产品整体发电量更具优势,叠加装机规模与组件寿命的影响,这一优势在长期发电表现中更加突出。

夏季烈日平等炙烤着每一片土地,这场光伏高温挑战赛已拉开帷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先进技术和精益生产加持下,晋能科技N型全式生态产品圈已构建完成,满足市场对产品的严苛需求,未来将继续以先进技术为牵引,切实解决实际应用痛点问题,提供可靠、优质、高效产品,为未来环境改善贡献力量。